-- 2010-12-31 更新:增加第 4 頁描述 includable 的細節 --
-- 2011-01-11 更新:增加第 9 , 10 , 11 頁描述程式碼擺放位置的規則 --
-- 2011-01-23 更新:修改第 11 頁的錯誤,系統標籤可以放在 section 之外 --
Blogger 系統的新式樣板,已經推出一陣子了。由於,Blogger 的舊樣板有許多內建功能無法使用,像是在文章的尾巴加入意見調查工具、分享按鈕,或是我現在最頭大的「繼續閱讀」功能。原本,只要寫文章時插入 jump break 就可以了,但是我的網誌,插入 jump break 後沒有「繼續閱讀」的連結可以按... 總之,不知道是因為她原本就不支援,還是被我自訂亂改才不能用,我想,這是一個徵兆,暗示我該朝著新的 template 前進了 XD
新的 template 雖然有許多漂亮的現成樣板,不過,還是不太符合我的需求。
1.我希望 header 的圖片,可以在首頁時用大圖,內頁時用小圖,這不過份吧?在一般的網站很常見吧?
2.還有,希望在瀏覽網誌文章的時候,只顯示右側的 sidebar,然後在右 sidebar 裡面放一些標籤雲、最新文章、最新回應等,跟「內容」有關的東西。讀者想看內容的時候,就讓她專心的看內容,這很合理吧?
3.然後希望在瀏覽 page 的時候,只顯示左側 sidebar,裡面是一些 page 清單、關於我、以及跟我有關的外部連結等,跟「作者我」有關的東西,右側的 sidebar 則隱藏或變成小圖示。讀者想了解我的時候,就讓她專心了解我,這也很合理吧?
4.還有在首頁的時候,左右的 sidebar 都同時顯示,中間的文章內容則變成摘要,且字變小。因為首頁是一整個網站的 snapshot,讓人家快速瞄一眼就可以看光光,這個要求不過份吧?
於是,就在這些合理的自我要求下,只好開始努力的研究 Blogger 的 template。
Blogger 可謂我的 CSS 啟蒙導師,剛開始,在那落落長的樣板 html 中,只能挑少許看得懂的部份去更動,後來,當然是越來越得心應手,不過也僅限於 html 跟 CSS ,至於那些<b:section>裡面的東西,看起來還是很恐怖。
不過,喔呵呵,現在的我,已經不是以前的我了!自從今年初開始碰程式設計以後,面對任何的外星文字都感到信心倍增!而且不知道什麼時候(我想就是更新樣板系統以後),Google Blogger 的官方說明文件變得這麼完整了,幾乎要什麼設定都有詳細的說明。於是,就一邊看著文件,一邊用自己慣用的圖解方式做起筆記。
以下的圖解,都是用 OpenOffice.org (或許現在應該改用 LibreOffice 啦) Draw 製作的,圖片裡,把許多官方說明文件的內容翻譯上去,想知道更多的話可以查閱圖片下方的 reference 網址。為了方便搜尋,在文章的最下面,把圖片中的文字剪貼上來。
嗯,雖然看起來不怎麼樣,前前後後花了十六個小時才做完的唷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