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3日 星期日

Blulu 量表(x) 模型(o) Gamma 版常見問答集(一)生命力新聞採訪共筆

Blulu 量表家族的官網簡介,非常令人看不懂,但我有在反省

三個月前 Blulu Gamma 演講 完,兩位生命力新聞的優秀記者王林曄、張然提出了好幾個一針見血的問題,當時我把回答先寫在共筆上,但想說顧一下情面沒有公開發表。結果這段時間有人問我問題的時候,常要私下塞共筆連結給人家,實在有點麻煩 :Q

現在既然鋒頭過了,應該不太會拉到仇恨(?)就把共筆內容貼出來,給對開放政府和公民參與有興趣的人參考。由於裡面有不少個人主觀看法,因此本文採用 CC BY-ND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授權。


生命力新聞 x Blulu 採訪共筆

Credit

出題:王林曄、張然(輔大生命力新聞)
作答:ETBlue
授權:CC BY-ND 4.0
日期:2017/05/20 ~ 05/30

參考資料

Blulu 官方網站
Blulu Gamma 演講前的預告
Blulu Gamma 演講後的感想

問與答


除了 2014 佔領立院給你們的啟發,有什麼其他因素是直接或間接讓你們想要去開發 Blulu 量表的?


精確說起來是「2014 佔領立院給政府的啟發,所產生的一系列效應(大量引入公民參與相關的網路工具)給我們的啟發」… XD

我所瞭解的是在資訊這一塊,審議那一塊就等家華回答。

有個很重要的推手我覺得要提一下。之所以開始動手做 Blulu,一個天時地利的因素是開放文化基金會(以下簡稱 OCF)有個叫做 國際交流 的專案,有外國的開放源碼或開放政府相關領域的人士來台灣的時候,他們就會邀集本地的講者一起開講座活動。前年(2015)年底的時候剛好 Loomio(一個線上決策的平台,經貿國是會議有用到)的開發者來台灣,於是 OCF 邀請我們去跟 Loomio 的開發者一起演講,於是有了 Blulu alpha 版的誕生。我後來覺得有個法人專注在牽線、媒合、辦活動,真的蠻重要的,沒有 OCF 的邀約跟演講 deadline 的壓力,我跟家華可能永遠也不會自己開始動手做什麼量表 XD … 整個議程發展的過程詳當時的 臉書討論串 。

另,OCF 本身是幾個大的台灣開源社群一起出資成立的 NPO,法人組織的背後,其實是台灣開源文化一二十年來所累積的基礎,有這些長期累積的泥土跟養分,才會長出 g0v 社群跟後續衍生的一切。雖然不確定具體的支持方式應該是什麼(可能就捐款給 OCF 之類的吧 XD),但我真心覺得,這類短期內看起來「有坑沒筍」的民間社群的活動,是需要灌溉的。社群的開放環境,提供很寬廣的跨領域碰撞的機會,可以在各種僵化的體制之外產生新的可能性。

除了上面講的天時地利的因素以外,在動機方面,有一件家華一直很在乎而我也認同的事情,以家華的語言來講是「技術背後持守的價值」,以我的語言來講是「使用技術的同時,最好也知道一下可能造成什麼後果,尤其那個後果是不可逆的時候」。318 可說是 g0v 技術社群跟其他傳統組織開始互相融合的轉捩點,以我自己來說,在 318 之前參與的專案基本上都是比較不接地氣的純軟體專案,不太會造成什麼實質的社會影響,做壞了,頂多就是影響到為數不多的使用網路服務的人,解決的方式也很單純,按一下 revert 到上一個版本就好。但 318 後政府來找技術社群的人做經貿國是,當然我們可以很善良地認為當時的執政者真誠地擁抱公民參與,後來的故事截至目前為止也不算太糟,至少政黨輪替了。但當時的我並無法預測未來,而世界上民主倒退的例子並非沒有,如果後來的故事是政黨沒有輪替,而執政者在選上後開始蠻幹,那身為在選前敏感時刻對執政者的洗白有貢獻的技術人,會不會後悔到很想剁掉自己的手?每個人在乎的不同,也許有人可以真的無所謂,但如果是我的話,我會。

做 alpha 版的主要動機,可說是替某些被公部門找去做網路公民參與的技術人,惡補審議的基本知識,讓他們知道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從審議的架構來看定位在哪裡,而審議的核心關鍵實際上又在哪裡,希望讓他們有能力判斷自己的做的事情的實質影響,有能力主動做出選擇,而不是呆呆地有求必應,淪為掌權者洗白的工具。就算要替執政者洗白,至少也得知道自己正在做這樣的事情,這樣將來才不會感到後悔。

我自己有個很深的體會是,站在 g0v 重度參與者的角度看事情,很容易有個盲點。因為 g0v 是源自開放原始碼文化,開源碼文化有很多幾乎像是理想世界的美好特質,但它有個先決條件的限制,就是這些專案是屬於軟體領域的專案。

軟體領域的特徵是門檻低(只要有電腦就好,不需要建廠房幹嘛的)、副作用小(除非是跟硬體控制或是跟個資隱私相關,不然通常不會造成實際的人身傷害或生命財產損失)、容易復原(犯錯通常無所謂,只要按 ctrl - z 或者 revert 就沒事了),因此軟體專案的先天特性,跟其他領域相比,特別適合大量地開放參與、不計成本地實驗跟創新。這也是很多 g0v 的社群文化可以運作的原因,例如鼓勵先動手再請求允許、提早釋出頻繁釋出、一切資訊透明、協作過程公開等,這些原則可以毫無副作用地順利運作,是因為所處的背景環境是純軟體領域,且專案成果大多是沒有強烈議題主張的資訊工具。因為軟體的環境實在太歡樂了,早期我自己一直有種把 g0v 的社群法則奉為圭臬、無限上綱的傾向,直到去公民憲政推動聯盟蹲點,經歷一番文化衝擊,才意識到 g0v 的法則其實也只是其中一種做事的方式,就跟其他做事方式一樣,有適用的跟不適用的情境,以及先決條件的限制。這方面的心得,我跟 ipa 去年一起整理了一套 Blupa 量表在 g0v summit 上發表過,詳 演講日記:Blupa 跨界量表 @ g0v summit 2016 。

總之,當一個技術人走出純軟體圈,開始進入政府體制內,很多在 g0v 可以運作的、我個人姑且統稱為「管他那麼多幹嘛」法則,會有蠻多地方需要修正。至於要怎麼修正,每個人每個案子狀況不同,我們無法提供標準答案,但至少在審議的領域裡,可以把必要的基礎知識,用有系統、有結構、對工程師來說好消化的方式呈現出來,讓大家在知情的狀況下,決定適合自己的方式。這是我自己當初開發 alpha 版時的主要的想法。

目前量表涵蓋了哪些方面?可以挑一兩個具體介紹一下嗎?


看起來,最需要挑出來強調的,大概就是階梯圖跟冰山圖了。

台灣有個在極權國家很正常、但在民主國家也許算特殊的環境背景,就是二戰後盟軍代管當局對台灣民間知識份子的大規模屠殺,以及隨之而來的長期恐怖殖民統治和填鴨洗腦教育,似乎對台灣公民社會的基礎思辨能力造成很大的傷害。缺乏基礎思辨能力的一系列症狀,包括:重理輕文、重硬輕軟、重代工不重品牌、重執行不重分析、重表面不重內涵、重經濟不重文化… 其實都圍繞著同樣的概念,只對看得見摸得著吃得到、具體的東西有感。當然,人類原本就是對具體的東西比較有感,但以一個算是現代化的、採用民主制度的、且高等教育又如此普及的國家來說,大家對抽象事物,尤其是政治相關的抽象事物,洞察力似乎是偏低的。當然這也可能是我自己取樣的問題,畢竟我是理組出身,總之,在我個人過去接觸的環境中,對政治的抽象思辨是不太流行的。

階梯圖希望讓更多人注意到政策規劃前期的基礎思維。遇到問題的時候,不少人會從具體的「要做什麼」開始發想,而不是從抽象的「問題的本質是什麼」開始發想,不然就是任意跳躍,一下子想 what 一下子想 why 一下子想 how,沒有流程相依性的概念,突然想到什麼就弄什麼,包括以前的我,在還沒系統性地學習商務企畫之前,也是如此。先前看一些新聞跟公革力的發文,就在懷疑我們的公共政策是不是也有同樣的、缺乏前期基礎思辨的問題,這次講座裡面聽到小彭說的,才比較確定原來公部門裡面其實跟民間一樣,很容易會忽視掉規劃前期的抽象思辨。階梯圖主要涵蓋的就是「政策規劃前期的基礎不受重視」這方面的問題。

冰山圖則是希望讓更多人在注意到上面講的政策規劃前期基礎的同時,還可以注意到抽象思辨的品質,利用系統思考的方式,來避免膝反射式的簡化問題。分析問題的時候,如果依靠直覺的話,通常會抓到一兩個成因,就當作是已經分析完了,然後就馬上針對這一兩個成因去發想要做什麼處置,這樣很容易會造成所謂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冰山圖裡面有一張,把問題的成因畫成一堆小圈圈,主要是讓大家對一個複雜問題該有的樣貌有個基本的認知,即使無法自己做出完整的問題分析,但至少有個基本的品味,看到劣質的問題分析時可以馬上分辨得出來。當然即使是一個看起來很完整的問題分析,裡面也有很多操作空間,有心的話也可以藏各種魔鬼,但那也是獨裁者進化後的下一階段的事情了,現階段是即使想把事情做好的人,都可能會在問題分析這一步遇到障礙,光是把問題分析的形式做到位可能就已經先解決了一半的問題。冰山圖主要涵蓋的就是「政策前期分析缺乏整合性、系統性的思考」這方面的問題。

除了ET跟家華,還有其他個人或團體運用過Blulu量表嗎?他們做過什麼分析?


據我所知,沒有人真的拿去用過耶 OwO 頂多就是引用我們的投影片,像是在 Blulu alpha 版的時候同場演講的 Loomio / Enspiral 的 Richard 發表的文章 A City from the Future: What if Seoul were organised like Enspiral?
以及 Direct Democracy In The Digital Age: A Conversation With The Mayor Of Seoul

我在想,這或許是個 UX 的問題,可能一方面是 Blulu 直到 gamma 版配色才設計得比較好看(欸),一方面也許是因為沒有做現成的 template 給人套用(但我們也不希望大家直接套用 template,希望是去吸收演講內容,然後自己重新做圖,這樣用的人自己才會強迫思考,題外話,自己動手畫圖解其實是一個幫助釐清思緒的很有效的方法),當然還有一個很大的嫌疑是只有講的人自己覺得有講清楚,但聽的人其實聽得很模糊,導致無法做後續的應用... 要讓大家拿去用在實際分析的話,可能需要做一些推廣課程之類的事情吧?但我自己很不想做那樣的事情(除非可以不用出門…)

2017/08/12 更新:後來開放文化基金會 (OCF) 撰寫的 開放政府觀察報告 中,在公民參與的章節使用了 Blulu 量表,我們終於有真正的使用者了啊啊啊啊啊~~~(感動灑花)

你們認為Blulu對於推動開放政府有什麼樣的幫助?


開放政府這個詞彙有不同的定義,我自己有稍微看過的是 OGP 跟歐巴馬的定義。總之,這邊暫時先取 OGP 跟歐巴馬這兩種定義之間的交集,也就是「參與」跟「透明」這兩項,當作開放政府的定義好了。從概念來看,所謂的「參與」跟「透明」,其實就是政府對民間的 I/O(資訊界常用語,即 input 跟 output,意思是訊號的輸入及輸出),前者對應的議題是公民參與,後者對應的議題是開放資料與政府資訊公開等。其中,Blulu 涵蓋的範圍只有參與這塊,所以以下單就開放政府中的參與面來回答。

我自己是政治麻瓜,因此我做 Blulu 時主要想的,是怎麼讓其他跟我一樣的政治麻瓜理解家華她們想表達的東西,也就是扮演翻譯機的角色。如果在這方面能有什麼幫助的話,大概就是幫助想要瞭解議題的人可以比較快進入狀況,同時幫助做倡議的人比較輕鬆地傳達自己的主張吧?雖然目前為止並不知道實際上有幫助到誰就是了,到頭來也很可能只幫助了我滿足自己的整理痞而已 XD

你們認為目前的開放政府的問題和障礙體現在什麼方面?是否有不同的量表對應不同的問題?


延續上一題的開放政府定義,Blulu 涵蓋範圍是其中的「參與」面,因此接下來就參與面來作答。參與面的問題和障礙,可能給家華講比較清楚,我先來負責回答量表的部分。

公民參與的形式有很多種,如公聽會、聽證會、審議等,都是其中一種參與方式。Blulu alpha 版提出的洋蔥圖、列車圖,就是描述公民參與中的「審議」這種特定的方式會遇到的問題。因為 alpha 版的開發背景,就是處於一個審議這種參與方式剛好因為 318 而聲名大噪、導致政府單位競相模仿,但卻總是流於形式的時代。可以說,洋蔥圖跟列車圖對應的問題,是審議方式被公部門濫用跟誤用的問題。

到了 beta 版的時候,我們沒有製作新的圖表,但是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突破,就是家華替每張 alpha 版的圖表建立起表與裏的概念,整套量表的核心精神就此產生。beta 版是在 g0v summit 發表的,這些表與裏的概念,其實就是要講給 g0v 的技術人聽的,希望喚起技術人對政治暗面的重視。所對應的問題,則是公部門在對審議方式的濫用跟誤用持續發生的情況下,挾豐沛資源持續向技術社群招手、導致倡議型的 NGO 在和政府的軍備競賽上更加趨於劣勢的問題。

gamma 版的階梯圖、冰山圖,對應的則是台灣近期的特殊現象,明星政治人物淪為政策洗白的裝飾品,利用自身名氣,以公關手段大肆替有問題的政策做宣傳。對政策不瞭解的人,往往會根據廣告代言人來做判斷,明星宣傳問題政策可以掩護執政者,使其逃脫輿論的監督。因此階梯圖跟冰山圖對應的問題,即是公民因為缺乏鑑別政策的工具,導致當權者可以輕易利用公關手段操弄輿論,削弱公民社會監督制衡能力的問題。

gamma 版的披薩圖、測量儀圖,對應的則是長年以來政治凌駕專業、事務官的專業遭到漠視的問題。這部分屬於公共行政的專業,我在這方面的資訊主要來自公務革新力量聯盟,雖然把他們的臉書幹譙文歸納成圖表,但其實理解得並不深,進一步的問題分析可能要採訪公革力的朋友了。

gamma 版的光譜圖,要解決的問題跟 beta 版的表與裏的概念相同,主要是希望技術人在選擇跳坑對象的時候,可以把殘酷現實中的政治賽局也考慮在內。

gamma 版的磚塊圖與鋼彈圖,對應的是另一個台灣近期的特殊現象,明星社群人物因為光暈效應的關係被找去做不擅長的事情,而眾人也因為光暈效應的關係對該明星抱持著不可能達成的期待。有趣的是,我原本以為光暈效應只對不瞭解議題的人有作用,沒想到一些很瞭解開放政府議題的人,竟然也受到光暈效應的影響,對明星抱著不合理的期望,然後再大大地失望。因為這個意料之外的現象,我才發現「鑑別人才」這個屬於 HR 的技能,是普遍缺乏的,所以特別做了這兩張圖。因此磚塊圖與鋼彈圖對應的問題,可說是接下來無可避免的跨領域時代中,一定會遇到的「難以判斷什麼事該找什麼人」的人力資源問題。

在你們的幾場演講中,有沒有什麼人提出過意見或建議?他們是出於何種考量?最後是否採納這些建議?


我有講的是 alpha 版的後半跟 gamma 版,至於 beta 版的部分就留給家華回答。

alpha 版講完,現場仲庭(當時的台灣守護民主平台秘書長)跟 ipa(瞿筱葳,我個人稱她是 g0v 地下社群經理)說那個洋蔥圖,家華的講法聽起來比較像是資訊工具可以涵蓋外圈的 1.5 層,但我標註顏色時只標註最外圈的一層,後來有參考兩位的意見,事後修改了投影片內的洋蔥顏色,像 臉書討論串中顯示的這張圖 。

gamma 版講完,目前收到唯一也是最重要的回饋就是兩位生命力新聞的記者會後在現場問我的問題,讓我意識到整個 blulu.tw 網站從頭到尾都沒有「How to use」之類的使用說明,難怪很多人覺得看不懂,對網站開發者來說這是一個 UX 上的大失敗(倒地)現在一邊寫共筆的同時也一邊在撰寫中英文的 Blulu 使用說明,準備更新到官網上,到時候再請兩位幫忙看看那樣寫能不能讓一般人看得懂 m(_ _)m (網站已更新: https://blulu.tw/

另外 gamma 版裡面的技術中立主義光譜,先前在開發 alpha 版的時候,就有在臉書上討論到,光譜圖最初的草稿如 臉書討論串中的這張 。當時 ipa 以及其他資訊人給的一個重要的回饋是「光譜外」的概念,因為最早的光譜圖把每一段光譜背後的政治想像(動機)都明確地指出來,但其實大部分的時候,大家根本沒想那麼多。後來想了很久到底要怎麼呈現這個「光譜外」的概念,於是到了 gamma 版,才終於想到了現在的版本,也就是修改每一段光譜的定義,單純用「行為模式」來做光譜的分段,而不去指定那個行為模式背後的「動機」。畢竟同樣一種行為,每個人的動機可能會非常不一樣。光譜圖不該去呼籲大家採用哪種動機做事情,或者擅自替別人的自由意志下標籤,而是該告訴大家說,不管你原本是什麼動機,如果你做出了這樣的選擇,他可能的後果會是什麼,然後希望提供這樣的資訊以後,可以讓大家在做決定的時候,把這個後果也一起考慮進去,避免因為做選擇的時候沒考慮到某些事情而導致事後的後悔——舉個極端一點的例子,就像是愛因斯坦對原子彈的後悔那樣。




本文授權:CC BY-ND 4.0 / ETBlu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