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寫這篇《開放政府觀察報告大亂鬥》,結果,各界專業人士公認的超強 PM bob 看完後...
你文裡還是只有寫到「架構怪」但沒有真的寫出哪裡怪啊 XDDDD
— 原臉書討論串
奔潰!文筆差到連柏強大人都看不懂!
後來想想,如果是報告大亂鬥這種評論文,講到缺點的時候刻意淡化負面的部分,以為讀者可以馬上吸收背景知識腦補出我的內心真意,就很容易看不懂。如果是動民主那種經驗分享型心得文,或 Blulu 之類的科普圖解,那讀者本身要在巷子內、已經有一定的背景知識,才能心領神會,不然立足點落差太大,看了跟沒看也差不多。
心領神會的人,吸收完就自己去活用了,也不會來問我。於是乎,會淪落到跑來問我問題的,自然就是有看沒有懂的苦主了。
如果你問我審議
假設你為了開發某個資訊工具,需要知道審議的 domain knowledge,而跑來問我審議是什麼,那,貴專案的組織架構可能是有問題的。
為什麼呢?前陣子剛好看到這篇解釋物聯網的文章,裡面有段話拿來套在審議資訊工具上,也蠻合適的:
說穿了,物聯網根本不是一新產業,這詞意思其實是傳統產業的深度數位化。
所以說,汽車用物聯網不可能不先懂汽車、智慧家電物聯網不可能不先懂家電、農業物聯網不可能不先懂農業、工業物聯網不可能不懂工廠製程。
結果台灣新創界領袖們搞出來的 IoT 培育計畫,竟然沒有傳統產業業師?
這樣的物聯網,誤會可大了。
— 出處
如果你覺得這樣講太不直白了,想要來點難聽話的話...
資訊麻瓜空降來領導軟體專案所引發的悲劇,就跟工程師空降去領導政治專案是一樣的。他們在原領域的光環,總是讓他們自我感覺良好,同時讓旁人即使心裡翻白眼也不便說出來。 # 光暈效應
— 原推文
如果還不夠嗆,那試試這個 XD
這怎麼讓我想到,資訊人架網站做審議、拿 VR 做審議、寫 AI 做審議、但就是不好好搞懂審議本質的故事(欸 # 各種槌子敲螺絲 # 又不先找懂的人討論 # 更慘的是跨界空降又能拿到資源 # 先自首我也幹過一樣的事
— 原推文
簡單說,如果你要開發審議的資訊工具,但你的團隊裡面竟然沒有懂審議的人,還要來問我這個外行,那這情況,就像是你說要做物聯網,但開發團隊裡卻沒有懂傳產的人一樣。
這時候,你要做的不是跑來找我請鬼拿藥單,而是先搞定團隊的組成,把專案所需的專業人士弄到手。
如果你問我審議的懶人包
不過,會淪落到問我審議問題的人,有另一個共通點,就是因為不在巷子內,所以缺乏延攬審議專業人士的管道,另外,他們多半眼前的工作馬上就要用到,沒有時間慢慢找人。這時候,很自然地會浮現這樣的需求:
有沒有適合政治麻瓜的審議懶人包呢?
這問題其實就像是,有沒有適合資訊麻瓜的程式懶人包呢?
如果是要講給小學生或者社區大學的長輩們聽、簡單的逛大街式的程式懶人包,我想網路上可以找到很多。但如果是想要看完聽完,馬上可以應用在工作上呢?最接近這需求的,就是各種程式速成課。
大家對程式速成課應該都早就有自己的看法,我就不再多解釋。
然後,由於在網路上可以公開取得的審議相關的資訊,常常是家華提供的,於是就會聽到這樣的聲音:
家華應該做審議科普 ABC 呀!不然別人怎麼會懂她想推什麼呢?
尤其說這些話的人還是 open source 圈的,總是讓我想嘆氣。(p.s. 其實當事人只是閒聊發想,不是認真的,但多次聽到不同人講,跟其他事混在一起後讓我有些感受,容我借題發揮一下~ XD)
趁這個機會講清楚好了。
我先前因為做動民主的關係,希望有審議 ABC 教材可以學習,因此跑去憲動盟蹲點,搞懂草根論壇的執行方式,後來請家華在演講中解釋這些她認為大一大二就該知道的常識。演講錄影跟投影片可以在 Blulu 官網 中 alpha 版的區塊找到。
顯然這些還不夠,所以後來才會出現上面的聲音。
我想說的是,我為了做一個無償的社群專案,遇到自己不懂的專業,都可以去蹲點做研究了,如果是工作需要,也就是拿錢辦事,況且有些還是拿納稅錢辦事的,需要的時候是不是也該親自去蹲點呢?
自己工作需要的東西,但現有的工具不夠好,為什麼不是想辦法去改良、去送 patch,而是覺得別人應該要免費做到好呢?
家華為了在審議工作中應用資訊工具,跑來參與黑客松,跟資訊人混在一起,現在都已經可以開課教人使用 hackfoldr 跟線上共筆了。更不用說婷宇為了寫政治學論文,跑來 g0v 蹲點長達四年。如果說,資訊人想跨到審議,是不是也該跳下去自己不熟悉的領域虛心學習呢?
我花了好長時間,才領悟到這件事:
... 追根究柢,動民主的開發關鍵不是 UI 或技術問題,而是審議民主政治專業領域問題,我該做的不是鑽研技術,而是跨向新領域,重頭謙虛學習。
— 原推文
這段因為忽視 domain knowledge 而走的冤枉路,希望其他人可以省下來,別再走了 :Q
如果你問我資訊工具
假設你已經搞定審議專業的問題了,想問我資訊工具的話,我的結論:
審議一向不缺資訊工具,就如寫 code 一向不缺編輯器。
— 原推文
畢竟對審議而言,資訊工具的定位主要在表層的資訊呈現:
挑選網路工具時,個人傾向挑選成熟的、通用的,像是 hackpad、hackfoldr 之類在其他場合也適用的工具,因為使用者群體大,容易發展成熟。資訊工具在審議中扮演的角色主要還是處理表層的呈現,但審議的關鍵在於規劃的核心思維,這是資訊工具無法取代的。
— 原推文
如果是政府單位要做政策溝通平台的話...
三向(政府對民眾、民眾對民眾)的政策溝通,同時牽涉到審議(盤點利害關係人、議程設定、inform、主持)、公行(哪些公務員可以如何取得授權講什麼內容)、公關(對外發言準則),先搞定這三種專業,才能談網站(資訊呈現)。以後再聽到政府單位要做政策溝通平台、審議平台,我就複製這推 #blulu
— 原推文
三年前在《動民主血淚史》演講中,有詳細地解釋:
首先是對審議這件事情來說,網路跟實體各有各的適合的地方,比方說發散收集意見或宣傳的時候適合用網路,收斂成共識或決議的時候適合用實體,兩種管道應該是看情況搭配使用,而不是硬要把審議這件事情整個搬到網路上。
其次是對審議來說,有幾件事情是網路比較難做到的,第一是確保大家從頭到尾參與整個過程,而不是每個人都來插花一下,問重複的問題,這樣就會一直鬼打牆。第二個網路難做到的事情是在聽不懂的時候即時釐清發言內容,或者岔題的時候馬上拉回來,而不是等到歪樓以後整個收不回來。第三是審議的重點不是全民參與,而是利害關係人要參與,但很多重大爭議事件的利害關係人,都是沒有上網能力的人。
再來是網路審議工具的 TA,不是偶爾參加一兩場審議的鄉民,而是一年規劃 N 場審議的主持人團隊,要開發審議工具的話,應該以第一線審議團隊的需求為主。
至於第一線的審議團隊可能會有哪些需求呢?去年 g0v summit 的時候,家華有把人類世界中已知的審議操作方式列出來,大概有 60 種,60 種審議方式就會有 60 種 scenario,即使是同一種審議方式,也會因為來參加的人不同而有調整,所以說,世界上不可能有一套網路工具可以符合所有的審議需求,比較實際的做法,是規劃每一場審議的時候,看情況選擇適合的工具。而身為資訊人能做的,就是協助這些第一線的審議團隊挑選適合的工具,或者在必要的時候幫他們組合起來。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放棄開發網路審議系統,因為接下來需要的東西已經不在我的能力範圍內,接下來需要的是有全端工程師去進入審議團隊裡面,跟他們一起工作。
以上就是我看到的網路審議的發展方向,也就是要跟實體審議緊密結合在一起。
簡單說,如果要開發一個通用的、可以輔助審議的網路工具,那它必然是類似 HackPad / HackMD / HackFoldr 這種專注於處理特定環節、且在審議之外的場合也很好用的工具。情況適合時,就可以在審議活動中用上。
或者,如果要開發一個專屬的、依附在固定的組織流程、業務邏輯下的工具,那就會像是沃草的《某某給問嗎》、司改會的《全民司改運動》、或者國發會的《Join 平台》,一切依組織需求量身訂做。
假設你跟我一樣,比較喜歡開發通用工具,那麼,由於資訊工具適合用來做資訊呈現,因此往往會大量應用在審議的 inform 環節。在 inform 環節中,有個超苦力、同時又超適合請電腦幫忙的任務——整理大量資料。
這就是我開發《Debater 辯論家》的由來了。
如果你問我整理資料
簡單來說:
整理網路筆戰這件事,大概是這樣的,收集網址很容易,但要進一步整理內容,就需要一定的專業門檻。這門檻包括對議題的 domain knowledge 的掌握、快速理解大量文字內容並做抽象概念的定位、以及設計標籤樹所需的資訊架構能力等。然後,還要砸下大量的時間。
假設上述條件齊備,主事者手上有批訓練有素、全職聘僱的小編,那麼接下來實際工作流程會進入一個開發 meta data 的週期循環:分析議題架構、規劃標籤樹、實際下標與撰寫標籤摘要、檢視無法分類的內容並調整議題架構。這議題架構的設計方式,會隨著主事者的需求而不同,因此在正式進入週期循環前,還需要先釐清主事者整理這些資料背後的脈絡與政治意圖,才有辦法把資料整理成符合最終需求的模樣。
— 原部落格文
個人身為 Debater 小編,最主要的瓶頸就是缺乏動力了。
因為編資料很累,要有愛、有恨、有八卦,才會有動力。後來我在《Debater 小編 & 開發者社團》主要都是收連結,至於收完連結有沒有人要整理資料內容,就再說了 :Q
當 Debater 小編的另一個瓶頸是設計標籤樹。
有編過資料的人應該都能體會,在下標籤之前,要先設計好標籤樹,不然會變成一邊下標籤、一邊改標籤、隔一陣子又再度改標籤的無間地獄。
那,設計標籤樹之前,又要先搞懂 domain knowledge,不然很容易把樹枝樹幹接錯地方,或者替標籤取了不正確的名字。除此之外,構思標籤樹前也要先釐清整理好的資料最終到底要給誰看、要解釋什麼事情、或希望達到什麼效果。畢竟,每一筆資料身上都有好幾種屬性,從不同的面向來看資料,就會看到不同的屬性,到底要抽哪些屬性出來當標籤,會依情況而變。比方說,像《提案闖天關》要整理司改國是會議的資料,分組組別就是非常重要的標籤。
在設計標籤樹的過程中,會需要操作資訊工具。但對小編來說,真正頭大的問題不是資訊工具怎麼操作,而是到底標籤要怎麼命名、哪些標籤要歸類為同一群組。這點資訊工具目前無法代替人類來做,但也許可以考慮根據資料的內容來推薦標籤給小編。
對了,最近很愛用香蕉王推薦給我的《Milanote》,不管是研究議題、還是收集部落格文素材,都整個黏在上面 XD 整理完的資料可以匯出成 markdown 格式,換句話說,也許可以用這個做資料給《Debater》接。免費方案有 500 張卡片的額度,推薦給朋友的話額度會增加。
如果你問我線上協作整理資料
我沒試過多人一起整理資料 :Q
光收集連結很 ok,但要整理的話,首先會遇到前面講的標籤樹的問題,得先約定好分類的規則,才有辦法開始動手整理。約定規則需要跟隊友開會好好討論,但開會就是麻煩,所以從沒做過 w
除了標籤樹以外,一起整理資料前要處理的另一個問題,是在團隊導入共用的協作工具。
導入工具的方式,最有效的當然是「長官說要用這個格式交」,這種情況下不管什麼鳥工具大家都會學起來。
如果沒有 top down 的力量,又希望在同一個平台協作的話,比較可能的方式是選個大家原本就在用的平台,不用另外註冊帳號、也不用學習新的操作方式,馬上現成可以上手。(至於該平台本身是不是適合用來整理資料,並不重要,反正生命自然會找到出路... w)
我自己的話,接連經歷《OCF 官網》、《提案闖天關》、《勞基法掃描器》後,目前的感想:
走過千山萬水,最佳的麻瓜上稿後台仍然是 google spreadsheet
— 原推文
深深覺得 google spreadsheet 真是宇宙終極無敵全民大後台啊。
如果 gsheet 對你來說不敷使用,那可以找「操作邏輯跟慣用工具很像」的東西,例如前面講的《Milanote》就是一個 trello + facebook og preview + 檔案總管的概念,對某些特定族群來說,學習成本應該蠻低的。
以上 :Q
結語
頭幾次遇到月經問題的時候,會想說分享這麼多有的沒的,結果實際上沒有解決問題、導致問題不斷重複出現,好像沒什麼意思。
後來在 上一篇日記 想通了,沒解決到問題的話,就嘗試不同作風看看,因此這篇盡量直白,把一些平常不會講明的事直球寫出來。中間一度因為太不修飾,被親友團嫌說寫得很兇惡罵得很難聽 /OoO/ 後來調整成現在的版本,希望可以真的解決別人的疑惑,同時又不會讓任何人覺得被罵,囧。
寫了整整兩天,手上案子也 delay 了整整兩天,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