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8日 星期四

開幹開團到開源:前往 g0v 的奇幻旅程(一)烏托邦的定義

原稿於 hackpad 編輯,由 ETBlue 主筆,g0v contributors 共筆完成,文章授權 CC By all g0v contributors

引言

自從 2012 年底開始參加 g0v 零時政府社群,這個宛如邪教一般的非組織就徹底佔據了我的每一天,人生翻開嶄新的一頁,周遭的世界也不一樣了。一言以蔽之:g0v 奉行的實力派行動主義、開源協作模式以及公民運動精神,正是我一直以來想要尋找的答案,在這裡,我看見烏托邦實現的可能。
【圖說】g0v 的核心價值位於行動主義、開源模式、公民精神三者的交集範圍 by +Audrey Tang
  • 行動主義:hacker, doer,DIY自幹魂
  • 開源模式:patches welcome, fork me,一種敞開胸懷的態度,分散式協同作業
  • 公民精神:民主意識,站在蛋的那邊,公民不服從
  • 行動主義 × 公民精神:一般社運團體
  • 行動主義 × 開源模式:linux, libreoffice, the noun project, ... 等一般開源軟體
  • 公民精神 × 開源模式:群眾媒體,如維基人社群
  • 行動主義 × 公民精神 × 開源模式:萌典,政誌,福利請聽,零時立院,政府標案,新聞小幫手,服貿受災影響地圖... 等具政治意涵的開源軟體


第一章:烏托邦的定義

有一天,人類終於設計出一套健全的制度:每個人盡情發揮烙印在 DNA 裡的自私自利的天性,不需自我壓抑或自我扭曲,卻又同時能夠對社會有所貢獻,讓小我和大我取得雙贏。人們仍然喜歡爾虞我詐,不過他們不再互相攻訐,而是為了共同的生存空間和周遭環境的各種挑戰鬥智鬥力。階級仍然隱約存在,齊頭式的平等並沒有發生,每個人依照對群體的貢獻度獲得相對應的社會資源。在這樣的世界裡,我努力追趕那些令我欽佩的人,與他們並肩而行,我與他們在靈魂深處的某個角落彼此相通,精神層面感到無比的充實。

嗯…我心目中的烏托邦大概就長這樣 XD

如同政治傾向是個人性格的反照,不同個性的人心目中的烏托邦也必定長得不一樣。如果每個人都能活在自己的烏托邦裡,那大概就是所謂的世界大同了吧?

雖然世界大同不太可能發生,不過我們至少能在伸手可及的範圍內,努力創造屬於自己的小小烏托邦。對我而言,g0v 正是那個應許之地。

g0v 究竟是…


一群各懷絕技的人,用聰明的方法做事,從根處治療台灣的民主病灶。他們像超人般用業餘的時間拯救世界,同時過著默默無聞的庶民生活。他們是你,是我,是捲袖子事生產的社會中堅,是各行各業的前線工作者,是等待發掘的社會游離能量。g0v 社群,是台灣公民意識到自己身為國家主人的表徵。(超人比喻引自公民 1985)

嗯…從哲學角度來說,我看到的 g0v 大概就是這樣 XD

不過整件事情的起源其實很普通,眾所周知的,很多人對社會上的事情都很不爽很久了,有一天,其中幾個阿宅忍不住大吼一聲「幹!我受不了了!我要做 OOXX 來改變這些鳥事!」結果旁邊一堆也忍很久的阿宅群起響應,於是他們就很快樂地宅在一起寫程式洩憤。後來更旁邊的人看到了以後,覺得很是羨慕,也跑來一起用他們各自的專長洩憤,結果人就越來越多、越來越多,專案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多…最後就長成現在這樣一大陀了。

對於這無心插柳卻莫名其妙變成一大陀的情況,他們自己也覺得難以言喻,所以關於「g0v 到底是什麼」的問題一直沒有消失過,甚至隨著社群的成長,每隔一小段時間這問題的答案又要再更新一次…不過最原始的定義從來沒變:

簡單地說,g0v 就是一群想做點什麼事情來改變社會的人。

改變社會的方式


2007 年,在商學領域埋首苦讀的時節,哈佛商業評論上出現了一則令我極為震撼的廣告:

廣告內容(找不到 HBR 的連結,以商周的代替)
終於,你不必埋怨台灣有多爛,你可以讓她更好。 終於,你不必埋怨老闆是豬頭,你可以自已當龍頭。趨勢科技創辦人張明正和作家王文華的「若水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計畫在三年內投資至少新台幣1億元,幫助大眾創辦「社會企業」。若水將透過各種管道尋求提案。第一個管道,就是和《商業周刊》合辦「社會企業創業大賽」。改變社會,改變自已,方式可以很新、很酷、很時髦。我們幫你做到。
當時對創業滿懷憧憬又抱著公益夢想的年輕的我,瞪著雜誌上的廣告頁,內心翻騰不已,足足花了兩天才冷靜下來(嫩咖都很容易激動... = ="),隨後下了人生中重大的決定:參加創業比賽!創業的主題就叫做「醫學藝術家」,製作牙醫學診斷與治療的圖譜,填補醫病之間的資訊落差,促進臨床醫療的品質與效能。

接下來幾個月是一陣翻天覆地,讀書、找資料、洽談、腦力激盪、文書作業。後來,除了封閉的白色巨塔以外沒見過世面、生平第一次聽說商業計畫書這東西、連範本都看不懂、和顧問會談前才在高鐵上拿行銷學課本惡補——的可悲的我——所提出的創業計畫,當然沒有入選,原因是計畫不具公益性質(淚奔)。無論如何,這過程讓我認清了事實,發現自己的個性並不適合創業。噢,還有,當老闆很難,真的很難,我不該瞧不起自己的前老闆… orz

總之,當年的若水之友就跟現在的 g0v 社群一樣,都是一群想做點什麼事情來改變社會的人。但若水的創業大賽最終流產了,g0v 的成效卻一路急速竄升,同樣是改變社會,這兩者之間顯然有什麼不太一樣。

創業大賽帶給我的啟示


若水在社會企業創業大賽活動中,傳遞了兩個重要的概念:
  • 從事公益,要能自給自足
  • 改變社會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第一點是社會企業的中心思想:相較於靠捐贈過日子的非營利組織,自己賺錢養活自己的社會企業,能在公益的路上走得更遠。不過其實「自給自足」有很多手段可以達成,社會企業只是其中一種——比方說,g0v 正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社群,所有參與者都不收錢也不拿錢,唯一的支出是每次黑客松活動的食物費用,金額不大,能輕易地募得金援。一直以來,這就是全球開源社群的生存之道:不求人也不受託於人,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做點喜歡的事情來回饋社會,自得其樂;如果因此而產生收入,那只不過是附加的贈品。

第二點非常關鍵,值得任何公益性質團體凝神思考。如同「從 A 到 A+ 的社會」一書中所說的,公益組織比一般企業更需要經營品牌形象,才能吸引人加入;不論是非營利組織還是社會企業,都必須讓人覺得很新、很酷、很時髦。這點往往是傳統社運團體的弱項,畢竟成天面對嚴肅的人間慘劇,實在很難不訴諸悲情。然而,一般人對於大部分的領域,都是沒時間深入瞭解的;而人在面對自己不瞭解的議題時,只要不謹慎思考,很容易就會出現錦上添花、落井下石的本能反應。在這類不經思考的本能反應面前,卑微的姿態很容易淪為嘲諷貶低的箭靶,或者是因為勾起罪惡感而引發厭惡,而形成社會運動的阻礙。因此,如果能夠像若水包裝社會企業的概念一般,把公益行動包裝成流行時尚般的風潮,對社會議題行銷是非常有幫助的。g0v 在這一點有先天上的優勢,畢竟寫程式這件事原本在大眾的認知中就蠻酷的,加上社群發起人又是開放源碼界的神級人物,很容易令人產生聰明而強悍的印象,雖然常常被誤認為是反政府組織,不過不管怎麼說,就是不會被當作是好欺負的傢伙。

但只有這樣是不夠的,儘管提出這些優秀的概念,社會企業創業大賽活動本身仍不幸告敗了。這個故事裡,有許多值得後人借鏡的地方。

公益航道上的暗礁


有強大的牧羊人,就會引來孱弱的羊


創業很難,創業又盡企業社會責任更難,至於創立一個社會企業,則是難上加難。其實,那場社會企業創業大賽,根本不該有我這種搞不清楚狀況的外行混在裡面。我想主辦單位太盡責了——淺顯易懂的文宣、明確的主題規劃、完善的說明文件、包山包海的諮詢服務,在在降低了創業外行人的心理門檻,讓我這種有夢想沒實力的人,誤以為自己也能躋身其中。

<aside>不過,即使再來一次他們應該還是會這樣做吧?畢竟若水的目標是播下社會企業的種子,這一點,他們做得非常成功。雖然比賽本身流產了,卻成為我打開企管之路的第一扇門,那數個月的籌備也成為寶貴的經驗資產,是我從若水手上平白得到的禮物。</aside>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到,主辦單位扮演什麼角色,就會吸引什麼人來參加。主辦單位扮演無所不能的牧羊人,就會引來需要別人打理一切的無能的羊。反觀 g0v,則是主辦單位扮演強大的羊,於是就會引來同樣強大的羊,或其他雖不強大、但有志於自我鍛鍊的小羊。

g0v 常被抱怨難理解、參與門檻高,大家也一直想辦法解決這問題,不過從這故事來看,把門檻做到像若水一樣低不見得是好事,可能會招來大量非目標族群,浪費許多額外的時間接待他們。所幸 g0v 降低門檻的方式跟若水並不同,若水像管家一般預先替你設想好一切,比較容易養成依賴心態,做起來也很費神;g0v 則是像朋友般建議你往某個方向走,之後的事情到時候看著辦,比較能夠鍛鍊每個人的獨立思考,管理也不需費力。比起來,g0v 的角色拿捏可說是輕巧且恰到好處——但這並不是刻意的,只是單純地遵循開源社群二十年經驗所淬煉出的最佳作法。

有物質的誘因,就會降低非物質的誘因


若水提供豐厚的投資條件,作為比賽優勝的報酬。對於以精神力量為原動力的公益事業而言,金錢獎勵系統的加入,似乎造成了雙頭馬車——究竟是為了錢?為了得獎的風光?還是為了行使公益的初衷?我自己都說不上來。如果真的有心做事,即使沒有資金也會想辦法探索各種 lean startup 的可能;一旦把取得投資當作創業的條件,反而讓人在規劃階段就下意識地放棄組織極簡化的自我要求,而限縮了執行手段的多元彈性。總之,體驗過這段心理拉鋸後,我認為物質與非物質的獎勵系統是彼此不相容的,假使兩者並存,最好有強烈的主從之分。

金錢在 g0v 也是常見話題。有人希望 g0v 成立基金會,方便捐款;有人想付錢給專案團隊,加速開發他所需的產品。不管錢怎麼來,跟著錢一起出現的管理成本和心理壓力都讓人退避三舍。從若水的經驗來看,不管將來 g0v 是否發展出 careware 的授權方式、是否提供針對個人或個別專案的匿名捐贈、是否有人因為開發 g0v 專案而得到工作、是否有 g0v 專案轉為營利的產品……,金錢最好不要納入社群的常規,讓大家能夠保持單純的初衷,享受開源之道帶來的喜悅。

拋下一切全職投入的門檻,遠高於隨手可得的日行一善


改變社會的方式很多,可嚴肅、可輕鬆、可大可小,其中,創業屬於非常激烈的那一種:你的作息、生活圈、情感寄託、甚至生命意義,都會因為創業而劇烈地重組,創業者與他的家庭會因此而付出巨大的代價。以創業之道改變社會,這份代價就是基本的入場卷。如果不是創業,而是受雇於社會企業或非營利組織,那麼代價就小的多,只需付出全職工作的時間。如果不是全職,而是利用業餘閒暇呢?那麼改變社會的入場卷,就會變得非常容易取得,換句話說,非常容易得到人們的響應。社會企業創業的極高入場票價和極低成功率帶給我們的啟發是:如果希望讓公益行為變成一種群眾運動和社會風潮,那麼,入場卷的定價就得反其道而行。

回頭看 g0v 的入場卷,不一定便宜,但極度自由——要付出多少時間、精神,由每個參與者自己決定。大家會彼此提醒,不要為了社群事務而影響到原本的工作和生活。這種充滿彈性、體貼人性的作風,會造成專案進度的不可預測性,但能確保貢獻者不會折損,不管他選擇長遠地投入,或是自在地離開。g0v 的人數統計中可以發現許多一次性的參與者,社群中因而產生關於折損率的討論。在我看來,折損的定義是因為違背了個人意願,導致挫折或不愉快,而令人失去投入的熱情;除此之外的情況,與其說是折損,不如說是開發和推廣的角色轉換。或許是來過一次後感到無從切入而退到遠處觀望,又或許是工作忙碌而暫時無暇投入,不管原因為何,當這些輕度參與者花更多時間在社群之外的生活圈,就表示 g0v 擁有更廣的潛在影響力。

總之,和社會企業創業不同的是,所謂的入場卷,也就是付出時間心力的多寡,並不是 g0v 的門檻所在。如同前面提到的,g0v 的參與門檻是在學習理解方面的障礙。新朋友總是搞不懂 g0v 究竟是什麼,畢竟這問題眾說紛紜,有時候連社群中人也不見得講得清楚。或者是面對眾多專案眼花撩亂,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沒有明確的指引可以遵循,也不確定該問誰。不然就是大著膽子嘗試加入討論,卻被海嘯般高的技術詞彙擊倒,而開始自我嫌棄。對 g0v 而言,定位釐清、資訊彙整、專業分流等必要的基礎建設,才是降低進入門檻、增加社群參與者的關鍵。

得天獨厚的 g0v


從這些比較中發現,同樣是改變社會,g0v 不僅具備若水創業大賽的優點:能自給自足、擁有新潮的形象;更巧妙地繞過種種公益航道上常觸碰的暗礁:不會吸引到不適當的人、沒有令人分心的物質誘因、也不會拖累大家的生活;簡直是航海界的超級舵手。不過,問這位舵手他到底如何觀察周遭情勢、精確計算路線、閃避各種災禍的可能?其實他本人也答不出來。畢竟,這些並不是事前周延規劃的成果,而是單純地遵循某個小眾文化中的慣例所導出的必然狀況。這個獨樹一格的小眾文化,即是近二十年在程式設計領域捲起一陣旋風的「開放源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